【孵化论道】回归理性 孵化器专业化发展才是王道

《2016中国创新创业报告》中提到,自1987年中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出现,截至2015年年底,中国有科技企业孵化器2530家、全国上报众创空间名单2345家,两项合计4875家,成为全球孵化器数量最多的国家。

孵化器热潮减退后的

理性

随着“双创”浪潮之后,近两年内,我国各地新建了不少众创空间、创业咖啡馆、创客空间等机构。在孵化器刚出现时,吸引人的是价格低廉的工位、丰富的创投活动,以及对接资源的能力。最关键的是,孤独的创业者们可以在此交流,抱团取暖。

随着创业企业的增多,创业者整体素质的提升,孵化器的5个基本要素的功能也逐渐弱化。具体表现为:共享空间等同写字楼出租;共享服务等同物业管理;孵化企业等同招商引资;孵化器管理人员等同再就业工程;扶植企业的优惠政策由于僧多粥少,僧俗难辨,因而各个机构也是比较尴尬。

事实上,孵化器自身也是一个创新企业,所谓“孵化别人的同时也在孵化自己”。因此,孵化器在孵化别人的同时,也必然有自己盈利的模式,这才具备生命力。

截至2015年年底,中国有科技企业孵化器2530家、全国上报众创空间名单2345家,两项合计4875家。按照我国34个省市自治区平均分配,基本上每个地区就有143个孵化器。 在深圳,甚至出现过整条街都是孵化器的盛况。

如此众多的孵化器,其中的大部分是在近几年开张的,不管是政府、高校还是房地产公司、媒体,都对建立孵化器热情高涨。不过现实同样残酷,大部分的孵化器还没有搭上创业潮的顺风车,就被去年下半年的资本寒潮淋了个透心凉。从今年开始,不少商业孵化器陆续爆出资金问题,不得不转让,上海八六三软件孵化器两股东退出,并挂牌转让股份,深圳地库也在年初转让。预计明年,孵化器行业的洗牌还将深入继续,预计一半以上的孵化器将面临倒闭或者转型。

落潮后,孵化器行业回归理性,大部分的落后产能将会被淘汰。首当其冲的就是这类纯粹以出租空间为主的孵化器,没有一定的行业基础,给予不了初创企业需要的融资对接、人力资源、行业资源创业导师支持、媒体资源等专业服务。


转型升级,专业化发展才是王道


美国比较成功的几个孵化器,基本上都能够为入驻的创业项目提供非常专业的指导和资源。在美国硅谷最具声望的YC,他们已经成功投资孵化了价值650亿美金的公司,像是Airbnb,Stripe这些独角兽公司,都是他们早期的孵化项目。

YC的模式基本上可以被视作专业化发展的典型。它并不为初创企业提供工位或者办公场所,而是在关注产品的基础上提供体系化的指导还有行业资源、人脉。他们的合伙人团队非常强悍,目前全职的合伙人中,有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专家、机器人科学家、Gmail创始人、投资银行副总裁、成功创业家。背靠丰富的导师资源,每年,全球都有几千个优质创业项目申请加入。

现在国内一些比较成功的孵化器,基本也都是走专业化路线,能够为初创项目提供人脉、投融资、人力或者媒体资源的。像是3W COFFICE、掘金孵化器,基本都有自己的优势资源。3W COFFICE是拉勾网创始人创办的,设有3W基金、3W传播、3W鹰学院和3W猎头等服务板块,可以为初创企业对接人力资源、技术、资金、市场、运营、政府服务等各种专业服务,现在全国10个城市布局有14个社区,服务超过500家企业。掘金孵化器则是在to B领域深耕10余年,拥有数十万企业级用户流量,专注于企业级服务项目的孵化,如云服务、数据服务、金融服务、商务服务、人力资源服务、营销服务、企业管理服务等相关项目的孵化投资,为创业企业对接产业资源,带动创业企业加速升级。

除了提供专业化服务外,目前以提供出租空间为主的孵化器如何转型呢?提供联合办公,以共享办公为出路也是一种思路。像是车库咖啡,还有潘石屹的SOHO 3Q,都是这类的典型。在商业地产上有优势的房地产商们拥有一定的优势,一方面可以以共享空间来去库存,一方面,以原本房地产运营的思路,来对共享空间进行品牌建设推广和服务,树立一定的知名度后,又能够为自身品牌加分。

不过,接下来市场对于孵化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,是否具备真正的孵化能力,将成为孵化器的“炼金石”。


129681030.jpg

  • 中国 · 东莞 · 万道路2号(即明轩大酒店东侧)
  • 孵化服务中心:0769-88319998

手机网站

微信公众号
粤ICP备16035576号     技术支持:亮点网络   免责声明  
© 2016-2020 华科城·创新岛产业孵化园 版权所有,并保留所有权利